2021年9月29日,医学研究院/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在医学部8号楼1712会议室举行PI午餐会。应周严教授邀请,我校健康学院缪小平教授向与会师生做了题为“恶性肿瘤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的学术报告。
在本次报告中,缪小平教授系统介绍了在恶性肿瘤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方面的一系列原创性工作。他通过十多年的积累,建立了拥有超10000例食管癌队列人群的多维大数据平台,通过深度的数据挖掘发现了多个新的致癌敏感型SNP,并深入解析了其致癌机制;这一系列的发现对该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后,缪教授就师生关切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并与参会人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活动为PI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也极大开阔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取得很好的效果。
缪小平,流行病学教授,湖北省政协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委员,科技部“十四五”规划常见多发病专项专家组成员。曾获湖北省青年科技奖、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和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参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
缪教授主要从事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了中国人群结直肠癌、食管癌和胰腺癌的高效能易感基因,为个体化预防提供了重要线索;阐明了结直肠癌非编码区易感位点的生物学机制,为充分认识人类基因组“荒漠区”提供了人群证据;揭示了影响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基因-环境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为构建肿瘤风险预测模型提供了依据。近5年在Lancet Oncol、Nat Genet、Gut、Ann Oncol、Nat Commun、Nucleic Acids Res、Am J Hum Genet和Cancer Res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IF>10的13篇,另有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指数55,SCI他引1.1万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