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红兵: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公立化,完善“指标到校”制度
(来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目前,部分地区县域义务教育依然存在民强公弱、城挤乡弱等现象,导致优质生源和师资从公立学校流失、乡镇教育衰败等后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舒红兵认为,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至关重要。
舒红兵建议,要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公立化,政府发挥基础性作用,保证绝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公办学校接受教育,获得相对均等的教育服务,实现起点公平。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整改、监管,严格限制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严格控制民办学校学位。调整城乡学校布局,重点办好乡镇学校。根据乡村人口流动态势有前瞻性地调整学校布局,有序合理撤并小规模学校,将生源、师资、教学资源等集中在“片小”、乡镇中心小学,配套好校车、托管、寄宿等服务。
坚持和完善“指标到校”制度,探索合理的指标空间。舒红兵建议,各地应根据辖区教育发展状况,制定和完善辖区内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实行城镇与农村学校按不同标准分配指标的办法,适当照顾农村初中。积极盘活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县政府的统筹能力,推动“县管校聘”,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标准,由县级财政统筹城乡教师工资,夯实教师城乡交流的经济基础。探索有利于义务教育公平的教师发展机制,鼓励教师职称晋升与乡镇、乡村学校履历挂钩;增加校际教师交流机会,促进城乡、校际、乡镇内部教师之间均衡发展;有序推进中心学校和各村小、教学点“一校制”管理,强化教师教学资源的共通共享。
舒红兵:办人民满意教育要防止“普职分流”一刀切
(来源:武汉科技报社)普职合理分流是优化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重要举措。关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构规模比例问题,国家有相关的政策文件进行规范。通过政策引导,在尊重家长和学生自主意愿的基础上,达到合理的区间范围内的普职分流,对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教育结构的合理布局有着重要意义。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院长舒红兵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部分省市在执行普职分流政策时存在“一刀切”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政府将“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政策要求,操作为严格的1:1比例对初中毕业生进行入学分流。这是对中央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精神的曲解,脱离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带来了社会问题。
舒红兵指出,“普职分流”一刀切违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职业教育发展是与产业聚集和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其前提是“教育—产业”双布局重合。各地在执行普职分流政策时需要因地制宜地考虑本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和发展前景,否则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同时,“普职分流”一刀切加剧社会教育焦虑,扰乱地方教育生态,特别是城区周边区镇的升普高率更是严重低下。
舒红兵认为,“普职分流”一刀切的政策不符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念,不契合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应进行适当调整。为此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避免机械地按照1:1比例执行普职分流政策。应当保持普职分流政策的灵活性,了解和回应家长和学生的合理需求,尊重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选择权和自主权,提升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社会适应性,将普职比保持在良性合理的区间,逐步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构的优化平衡。
二是回应社会多数家长需求,增加普通高中学位,把部分普职分流放在高考后。当前中职中专和职业高中教育,不能满足产业升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也不符合社会上多数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期待和选择,应该进行适当改革,一部分转制为普通高中,一部分升格或并入高职高专,提升职业教育学生的文化层次和发展潜能。
三是要继续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普职合理分流打好基础。推动普职合理分流不能牺牲城乡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要继续坚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城乡学生有相对公平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再促进普职合理分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